高铁列车上的回忆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好长时间没坐火车了,几年前到济南去办事,坐了几趟动车,坐高铁还是第一次。前些日子生病做了个小手术,似乎还需进一步治疗,弟弟托人在北京约了一位中医专家,想听听人家的意见。本不想去的,但架不住儿子恳求,于是和他一块乘高铁去了趟北京。

儿子说现在进京要做核酸,需带核酸报告。头一天,医院分别做核酸检测,然而,到北京后,也没有人要求看核酸报告,当然,这也算是有备无患吧。

高铁网上订票很方便,进站出站凭身份证即可。高铁第一印象是干净,洁白靓丽的外表、整洁的车厢,看着令人赏心悦目,车厢里的座椅舒适,收放自如,火车运行时,车厢全封闭,噪音很小;高铁的特点是速度快,时速每小时多公里,完全不是以前坐火车的概念了。

8月4日,乘坐的G列车在铁路上飞快行驶着,坐在车窗前,望着一闪而过的电线杆以及快速向后移动的庄稼,感慨不已,以前的火车时速一般在公里左右,有的还慢,现在,今非昔比,车速比原来提高了3——4倍。铁路自年4月1日第一次提速,至今已进行了七次大提速,每一次提速都是一场革命,铁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列车飞驰中,我想起了小时候回老家坐火车的情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是我国生活困难时期,人们饥饿交加,那时,老家的日子似乎比城市要好一点,常有人带着地瓜干、地瓜叶来救济我们,觉得老家人能够填饱肚子。那时,父亲在青岛棉织厂工作,哥哥在延安二路小学上学,因为老家还有房子,为了生计,母亲带着7岁的我和4岁的妹妹回到了老家——昌邑饮马镇戴家官庄,3人的户口也随之(临时)迁了回去。回老家住了两年,每年要来回往返四、五趟,来回都是乘坐绿皮火车,车站是岞山——大港站。从我们村到岞山火车站,约有15里路,上午吃完早饭母亲就准备行李,装好干粮开始出发,到岞山火车站时大约下午三、四点钟,我坐在候车室的长凳上,看着妹妹和行李,母亲去买火车票。火车5点多钟到站,车站上戴着大盖帽的管理人员用高音喇叭大声喊着:“往后站、往后站……”,绿皮火车冒着黑烟隆隆而来,黑乎乎的火车头喘着粗气,呼通呼通地停了下来,人们一拥而上涌到车厢口,母亲背着包袱,抱着妹妹,我使劲拽着母亲的衣襟,费力地挤上车厢,找到座位,在靠窗的地方坐下,才松了一口气。火车一声长鸣,咣当咣当地离开站台,慢慢向前驶去。这是标准的慢车,逢站必停,有时还要停车避让快车,一停十几分钟,半个小时,从岞山站到大港火车站不到公里,却要跑4、5个小时,有时还晚点好几个小时。坐在车上很枯燥,望着车窗外慢慢掠过的电线杆,每根电线杆上都挂着一块长方形小木牌,心想,如果摘下来摞在一块一定很好玩。火车上有卖饭的,铝盒盛的米饭加炒菜或是带有红烧肉味的打卤面,很诱人,我吃过一次面条,那味道很好,后来自己曾试着做这种面,却一直调不出那种味道。老家回青岛都从大港火车站下车,父亲推着自行车站在出口等待,见到我们后,将妹妹抱起来放到自行车大梁上,行李放在车子后座上推着往家走,到家晚上10点多了。那时,也有长途汽车,但却不方便也不安全,坐火车经济实惠也比较安全。两年后,又有了弟弟,我们4口人从老家迁回了青岛,回青后,坐火车的机会也就少了,上学时只有放寒暑假,偶尔回趟老家,到姥姥那儿住几天,姥姥住在北孟街,坐火车都是从丈岭站下车。如今这些火车站似乎也不存在了。参加工作后出差也大都坐火车,直快或是特快,很少坐慢车了,青岛至北京的特快车,行驶7、8个小时,傍晚出发在卧铺睡一觉,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很便利。铁路有个特点,列车雅俗共存,有直快、特快,还有慢车。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到济南办事,急着当天赶回来,晚饭后到售票口询问到青岛的车,人家说只有一趟菏泽通青岛的“民工车”,晚12点到站,开始我不明白,何为民工车?听解释说车上条件差,我没放在心上,买了票,心想,年轻时什么苦没吃过?一次从兰州到乌鲁木齐,一路上睡在硬座的椅子底下也没觉得苦累,下车后还精神饱满。这趟车的票价很便宜,登上列车时却直眼了,没想到条件那么差,车厢里乌烟瘴气,旱烟味、脚臭味夹杂着汗臭味...令人窒息,我找了个位子坐下,点引燃了一支香烟,想适应一下,吸了一口,突然感到一阵恶心,想吐,掐灭烟到了车厢过道上,那里也有人坐在行李包上吸烟,空气比车厢里稍微好一点。列车到潍坊时,自己实在忍受不住了,找到列车长问有没有卧铺票,她说没卧铺,只有软卧。我赶紧说:请给我补一张软卧!她打量了我一眼说:你怎么不从济南买,在这儿补票与济南票价都一样。我说不知道呀,以为没有卧铺软卧之类的呢。软卧车厢里没有人,我找了个上铺爬上去,倒头睡了过去,清晨,有人喊我:同志,到站了!此时,天已蒙蒙亮了。这次坐车印象深刻,觉得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吃苦忍受力明显减弱,或是年龄增大生活安逸些了,已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抗折腾了。现在菏泽到青岛的“民工车”不知还存在否?年,我国就进入了高铁时代,但绿皮的慢车依然存在,如淄博开往泰山的次列车,时速只有30多公里,车厢里没有空调,只有电风扇,喝水、供暖还全靠锅炉,到站靠人工喊话。慢车挂着四节车厢,缓缓穿梭在淄博到泰山的山林间,全程公里,单程用时近6个小时,平均时速32公里,火车经过偏远的山区和村镇。因为这里交通不便,它成为沿线居民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最慢火车被媒体的报道,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也开始乘坐这列火车,在车上欣赏沿途风景。如今,尽管是高铁时代了,但人们还很怀念绿皮火车。人们对绿皮火车的怀念,不仅是因为便捷省钱,而是因为它“象征着年轻时的远行、奋斗和梦想”。列车在飞快地行驶着,我抬头望着车厢前的荧光屏幕,上面显示出时速千米。我国高铁与时代共进,一日千里奔向美好的未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gr/11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