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疫情防控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
《菏泽市疫情防控“五为”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指南》
当前,我市出现多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全市各级志愿服务团队和广大志愿者迅速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提高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等五个方面的志愿服务精准化水平,加强对一线志愿者的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现根据菏泽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及实际情况,菏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菏泽市疫情防控“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南》。
目录
01志愿服务工作原则
02志愿服务工作内容
03志愿服务管理规范
04志愿者培训规范
05个人防护措施
06有关保障
一、志愿服务工作原则
1
积极参与,形成防疫合力
鼓励热爱公益事业、身体健康的市民就近就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开展“五为”志愿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带头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等积极发动相关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2
加强防护,营造健康氛围
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根据岗位需要,按规范穿戴防护服或隔离衣、一次性手套、面罩等其它防护用品,合理安排志愿服务时间,避免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等不适症状,立即上报,就近就诊。
3
听从指挥,坚持服务大局
志愿服务人员要具备大局意识,在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应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接受统一管理指导,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有组织、不添乱,不走形式、不做样子,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最佳效果,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4
各执所长,共筑防疫屏障
倡导志愿者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及行业优势,积极参与相关志愿服务,不断为疫情防控注入强大力量,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5
积极宣传,讲好“战疫”故事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要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解读、释疑解惑,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和防控意识,帮助群众掌握防控知识,消除恐慌情绪,引导群众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勤记录、多分享,用图文视频宣传防疫知识,记录“战疫”生活点滴,讲出“战疫”故事,把最新的防疫知识政策、最美的志愿服务风采、最感人的“战疫”故事传递给广大市民。
二、志愿服务工作内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志愿者要结合实际,聚焦需求,着眼于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五个方面,推动“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为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面向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群体,精准对接需求,开展心理慰藉、亲情问候、卫生保洁、生活物资配备、送餐送药等志愿服务活动。
“为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针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开展课业辅导、心理疏导、卫生健康知识普及、特长培训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疫情防控意识,促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综合素质培养,丰富儿童精神文化生活。
“为困难群体”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以因疫情防控等特殊情况无人照料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了解服务需求,链接多方资源,提供接送就医、生活照料、健康咨询、情绪支持、物品代购代送、生活垃圾处理等志愿服务,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
“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心理援助、线上咨询等志愿服务,及时准确传递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居家隔离和健康管理等疫情防控政策,减轻广大群众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的心理压力、缓解紧张焦虑情绪,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有关建议,维护广大市民身心健康。
“为社会公共需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重点配合各级党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做好秩序维护、出入登记、体温检测、核酸检测、关键场所联防联控、保洁消杀等志愿服务。
三、志愿服务管理规范
1
建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指挥管理机制
志愿服务应遵循“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统筹协调,服务单位直接管理。服务单位要指定有关人员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志愿者上岗服务期间现场运行和安全管理。
2
建立志愿者跟踪督导机制
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通过实地探访、电话查询、定时报告等方式进行跟踪督导,随时掌握志愿者上岗服务、安全防护、生活保障等情况,随时处置志愿者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
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加强监督预测机制,提前做好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风险预判,分析可能发生的风险点,制定风险应急计划,明确责任,在风险发生时协调配合迅速解决。
4
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结束后,由服务单位在中国志愿服务网和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录入相应的志愿服务时长,并纳入属地“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评选范围;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挖掘选树一批典型模范,在全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四、志愿者培训规范
志愿者培训是确保志愿者专业服务的基础,可以有效降低志愿服务风险,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志愿者上岗服务前,应由服务单位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通用知识、安全防护知识和岗位实践知识。
1
通用知识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和志愿服务通用技能,帮助志愿者树立基本的服务意识,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义务、服务保障和法律保护等内容。
2
安全防护知识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本情况、特点、临床症状、传染途径等;口罩的选用和正确佩戴方法;公共场所、室内消毒操作方法;其它个人生活工作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岗位实践知识培训。在完成通用培训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分配的相关岗位,对志愿者进行岗位细则、工作任务、业务流程、服务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实践培训。
五、个人防护措施
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请包括志愿者在内的每一位市民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履行好个人防控责任。
1科学佩戴口罩
外出时全程戴口罩,尤其是有呼吸道症状时,不建议佩戴有呼吸阀的口罩,佩戴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且不可复用,咳嗽或打喷嚏时不应脱卸口罩,口罩一旦潮湿必须及时更换,短时脱下时应避免内层的污染,脱卸口罩不要碰口罩前面。
2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空间;排队及乘坐公共交通时,应尽量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至少保持1米以上。
3讲究个人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时,如未戴口罩应用纸巾或肘部衣袖覆盖口鼻;外出时尽量不要接触各类把手,一旦接触后应即刻进行手卫生(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如无手卫生条件可用无接触方式(如纸巾等)。
4注意通风消杀
窗户通风,要保持房间内的空气流通,如通风不良可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注意快递及货物等外包装的污染,处理过程中严格手卫生,避免物传人。
5避免过度防控
不建议过度防护,不建议对衣服和居家环境过度喷洒消毒,不建议无医嘱下服用预防药物。
六、有关保障
1
为志愿者提供口罩、手套、消毒水、防护服等必要安全防护装备。
2
为有需要的志愿者提供必要的餐饮、交通、住宿保障。
3
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gr/1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