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家乡的文化,怎能骄傲的称自己是新
我们人类,从哪里来?世界之大,我们怎样认知?天地之广,我们怎么度量?大自然鬼斧神工,由谁创造?万物生长,有什么自然规律?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什么……这些是古人早就有的疑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
多年前,屈原的一首楚辞《天问》,揭示了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规律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华夏文明史的宏大叙事中,这句话最是耳熟能详。大量的史料和考古证明,“三皇五帝”中“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氏,就曾在新乐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开创了泽被万世的丰功伟绩。
伏羲像
伏羲台
伏羲台有幸,见证了华夏文明开启的那个时代。
作为“羲皇圣里”的新乐人,我们有必要知道伏羲是怎样诞生的?他长得什么样?都去过那里?有什么功劳和业绩以及伏羲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只有全面了解人文始祖伏羲的来历和功绩,才能激励起我们的文化自信,促使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弘扬伏羲文化。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
关于伏羲文化的研究,新乐市文物专家、原文保所所长相振稳颇有心得。他根据诸多的史书、史话、古代遗迹和现代考古发掘成果,通过反复考察、研讨、论证,确立伏羲乃中华“人文始祖”、“首出之圣”,龙(图腾)文化的创始者。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根据相振稳所长所著的《羲皇考议》,分期对伏羲的诞生、相貌、名号、足迹以及伏羲在“羲皇圣里”新乐开创的“十大功绩”进行探究。
由于水平有限,小编的理解不一定十分准确,文后会附上相振稳所长所著原文,请大家自行参考,谢谢。
《羲皇考议》之“伏羲诞生考”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母亲,而伏羲的母亲是谁呢?据《拾遗记》、《太平御览·诗含神雾》、《史记·补三皇本纪》、《金楼子》、《帝王世纪》等大量书籍记载,伏羲的母亲为华胥氏。伏羲出生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交替的时代,所以只知有其母,不知有其父。超越非凡之女子,孕育出杰出的圣人,华胥氏也被人们赋予了传奇色彩。
那么,伏羲是怎样孕育出生的呢?据古书记载,一说华胥氏是青虹绕身而孕,一说是华胥氏踩了圣人的脚印而孕。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是后人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敬意,而赋予华胥氏孕育伏羲的传奇色彩。《春秋公羊传》称:“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这是古人对我们天赋巽秉,聪慧过人的祖先一种崇高敬意。
据史料记载,华胥氏“履大人迹于雷泽”,方孕育伏羲,那么雷泽在什么地方呢?查,雷泽即雷夏泽,在今河南濮阳与山东菏泽之间,故疑伏羲氏之母“即觉有娠”之地当在濮阳——菏泽一带。
大地湾博物馆
伏羲的出生地又是在哪里?据《山海经·海内东经》、《水经注瓠子篇》、《易经与伏羲》等记载,华胥氏孕十二年而生伏羲于成纪(今甘肃天水),这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面的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相吻合,这里应该是伏羲文化发祥地的中心地域。
古人把十二年当做一“纪”,故伏羲的出生地就被称为“成纪”,有“成一纪之元”的意思。后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的纪时、纪月、纪年的历法纪年。
附:相振稳《伏羲考议》前言以及“伏羲诞生考”原文
羲皇考议
相振稳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门,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门门,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园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天问》
这些问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谁能讲述远古的开头。根据什么来考究天地未分的世界?如何分辩回旋浮动的东西?为什么从黑暗中生出光明?渗合而生的阴阳二气来自何处?九层穹庐由谁建造?如此伟大的工程出自何人之手?屈原向传世的神话挑战,用这些当时被称为“希奇古怪”的问题去问上天。
屈原提出的这些问题,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不过他的努力并没有什么结果,他没有也不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而我们今天,却可以按照这位令人崇敬的“狂士”的本意,利用现代科技进行考古发掘以获得的大量实物为证据去研究古老的创世神话,并尽可能做出正确的解释。
我们国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大功告成,此举,将华夏之历史,准确的向前推进了一步。
人们常言的“三皇五帝”,特别是三皇之首的伏羲社会历经千余年,给我中华留下了很多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本人之见,也应象夏商周断代那样,在“华夏文明探源”中来一个确定。依据已有的事实,提出有根据的假想,再用事实进行验证是允许的。目前,对伏羲社会时期和华夏龙图腾产生时期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仍然可以用合理的推测、设想来分析某些事物的存在和有无,当然这些联想、推测,假设的基础必须是严密的逻辑和充分的理由与之密切结合的思考。就是说,这应该是科学的假想,而不是虚构的幻想和附会,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无疑是最科学的思维方法。
《羲皇考议》是根据诸多的史书、史话、古代遗迹和现代考古发掘成果于一体,较全面的剖析羲皇盛世。通过反复研讨、论证之后,以资统一认识,确立伏羲乃中华“人文始祖”、“首出之圣”。让世界承认龙文化的创始者——伏羲氏和伏羲社会。
伏羲诞生考
《拾遗记》“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
《太平御览·诗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牺。”
《史记·补三皇本纪》“太白皋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
《金楼子》“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大迹出于雷泽,华胥履之,生庖牺,蛇身人首,有圣德。”
《潜夫论·五德志》云“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
《帝王世纪》曰:“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遂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之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
《补史记·三皇本纪》云:“太白皋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古微书》引《初学记》·《太平御览》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庖牺。”“华胥履迹,怪生皇羲。”
《春秋公羊传》称:“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
记载伏羲诞生的书籍和文章还很多,仅就以上几例之中,所记载的“华胥之州”、“华胥”、“雷泽”、“成纪”,其疑点在于履“大人迹”于雷泽的“大人迹”究竟是谁人之迹?“雷泽”、“成纪"所在何处?“华胥”是人名还是地名?
关于“大人迹”之说《春秋公羊传》的“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的传说正与禹母吞薏苡而生禹、启母化石而生夏祖启、简犹吞玄鸟卵而生商祖契。姜源也是“见巨人迹而孕”后稷等相类同。显然,这些言论是一种把传奇人物进行神化的怪论,不足为信。最终结论应为:在母系社会,只知有其母,不知有其父的时代,群居野处发生关系之后而产生的才智超人之人。
据《山海经·海内东经》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在吴西。”《史记·五帝本记》中讲述“舜耕历山·渔雷泽,则在山东境”。《水经注瓠子篇》称瓠河又左迳雷泽北,其泽薮在大成阳县故城西北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查雷泽即雷夏泽,在今河南濮阳与山东菏泽之间,则离吴西之雷泽甚远,而与陈州较近,故疑伏羲氏之母“即觉有娠”之地当是濮阳——菏泽一带。
古成纪·地名。最初来源于伏羲生地的传说。华胥孕伏羲十二载而生,古人谓之十二年为一“纪”,故伏羲的出生地就被称为“成纪”有“成一纪之元”的意思。古成纪对应于现今地下发现的甘肃省秦安县东北面的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相吻合,乃是伏羲文化发祥地的中心地域。
大地湾的东北西三面环水,南面傍山,中间为台地,是古人理想的生活居地。三面环水,有捕鱼之利,饮水之便,并可阻挡野兽的攻击,南面靠山,有狩猎的方便。
《易经与伏羲》(作者钟心·郑理)一文说:“太昊伏羲氏于公元前四千五百三十八年正月十六降生于今之甘肃省天水市,天赋巽秉,聪慧过人,统领其部族”。
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有关资料介绍,清理出的新石器时代房屋遗址、烧陶窖址、墓葬、灰坑、壕沟和近万件文物。经测定其最早年代距今年,最晚距今年,长达年的古文化遗址。大地湾文化的早期乃为伏羲文化的先躯,中、后期则是伏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华胥之国”、“华胥之州”、“华胥履之”之说应以《诗含神雾》、《帝王世纪》、《河图稽命征》为准。
《庄子·马蹄》有赫胥氏,清俞樾以为即是华胥氏·禹妻名涂山氏,是禹娶妻于涂山。总之,古时杰出人物之母决非平常之女。“华胥之国”、“华胥之州”等等,都是以超越非凡之女子,孕育出杰出的儿子之后,后人对其之尊称。所以在新乐伏羲庙的寝宫左侧建有“老娘殿”供奉华胥的庙宇三间。这不正是华夷同胞世代祭祀人文始祖伏羲之母之功德的见证吗。
更多精彩点击“敌人遇见骨碎,火车碰上翻身”的爆破英雄李混子
新乐人注意,你随手扔掉的这张单子可能泄露了全家信息!
户居民要享受政府补贴,每户补贴元,快找找有你家没!
新乐人注意!4月起,这些收费将取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gr/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