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濮阳未来将大变样

     

濮阳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濮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紧盯旅游发展新业态,紧抓提升产品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和综合带动力,完善提升旅游产品,规范整治市场秩序,旅游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较好成绩,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成绩显著

(一)旅游经济高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五年间,全市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2.5%和14.4%。年全市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8亿元,分别是年的1.7倍和2倍。旅游产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和重要服务产业。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产业体系不断发展

1.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十二五”期间,濮阳市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健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旅游企业规模逐渐壮大。“十二五”末期,全市旅游项目投资总额达到20亿元。其中,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投入旅游产业达到3.5亿元,社会投资16.5亿元。全市各类旅游接待服务单位余家。其中,国际、国内旅行社48家、星级饭店10家、旅游景区10家、旅游商品企业20余家、乡村旅游示范点30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余人,带动就业两万余人。旅游产业要素综合发展,旅游生产力快速增长。旅游业发展有力地带动了交通、通信、住宿、餐饮、物流、商贸、娱乐、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十二五”期间,濮阳市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现代城市园林等资源,进一步打造提升了城市风光游、生态环境游、历史文化游、黄河风情游、姓氏寻根游、杂技之乡游、红色圣地游、美丽乡村游、休闲农业游、现代工业游等,旅游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3.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产品从偏重历史文化资源的一般利用转变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一体化发展,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健全。

4.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十二五”期间,以濮范台高速公路和晋豫鲁铁路为代表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成绩斐然,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省级公路、农村公路、旅游专用公路、景区道路等联线成网的立体交通体系。全市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均比“十一五”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水电、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都有较大提升,对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支撑作用。

(三)旅游品牌更加鲜明

1.形象宣传扎实开展。

“十二五”期间,全市进一步加大了以“中华帝都”“华夏龙都”“杂技之乡”为主题的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改版提升了濮阳旅游政务网和旅游资讯网,丰富了宣传内容;建立了濮阳旅游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怎么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gr/19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