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老城区街道变迁

菏泽古称曹州,始置于北周政宣元年(公元年)。因受黄河泛滥之影响,州城城址几经变迁。

菏泽老照片:东方红大街明代牌坊

明正统十一年(公元年),曹州知州范希正度势规划,划方隅、定民居、立廨舍、构儒学,初有街道,奠定了今菏泽市老城区的基础。

菏泽老照片:清代菏泽县警察局

建于民国时期的菏泽肖氏民居,保存完好

菏泽老城呈正方形,边长3华里,周长12华里。城内街道纵、横各7条,相互交叉,状若棋盘。交叉点称隅首,以隅首为界,街分数段,通名叫巷。清朝时有东西巷32道,南北巷26道,总共58道。

菏泽老照片:广福街

民国初改巷称街,民国22年(公元年)统一为街命名,东西街36道,南北街36道,总共72道(包括四关)。

菏泽老照片:南华街菏泽老照片:年东方红大街年“文革”时,城内街道都改换成了政治色彩很浓的名字。“文革”以后,经地名普查,又重新进行了命名,计东西走向11道(7条)、南北走向11道(7条),共22道(14条)。

年菏泽南华公园庆祝国庆节

菏泽老城区(城墙以内)街道名称沿革一览表

东西方向街道(共7大条)

由北向南排列,自西向东分段

现在名称

原来名称(—)(街)

清朝时期(巷)

北顺城街

勾子井东、三元宫、北门东、玉皇庙东

普化、蓬莱、迎万、石马

八一西街

八一东街

城隍庙、龙厅、中学西、中学东

文庙、魁星楼东

尽忠、西雷鸣

东雷鸣、南马祖

道碑西街

道碑东街

仓房、道西、县府、澡堂

广亮门西、广亮门东

清真、西保德、东保德

清正、清华

东方红大街

博爱、西当典、西大街、中大街、东大街、李隅首东

西周行、东周行、四牌、徽州、西礼道、东礼道

考棚西街

考棚东街

海棠寺、民权、考棚西、青云桥

宋隅首东、张油坊东

林凤、西仁泽、东仁泽、将军

西四匹、东四匹

石人西街

石人东街

火神庙、仁和(清水桥)

石人、孝子庙

武库、骢马

西孝子、东孝子

南顺城街

小校场东、李胡同

不详

合计11

合计36(含西关、东关)

合计32

南北方向街道(共7大条)

由西向东排列,自北向南分段

现在名称

原来名称(—)(街)

清朝时期(巷)

清真寺街

仙人桥、清真寺、更新

不详

水洼北街

水洼南街

勾子井、大水洼、小水洼

太平、小校场

重华、新泰、北周行

北宣政、南宣政

广福北街

广福南街

好善、广生、富贵

何祠、福寿

闻远、北石井、南石井

北油烛、南油烛

南华北街

南华南街

中学前、平正

考棚北、考棚南、清平

南华

北骢马、南骢马、武库

解放大街

玉皇庙前、鼓楼南、潘隅首南、南大街、宋隅首南、石人南

五德、北将军、南将军

双井北街

双井南街

魁星楼前、广亮门、进化(现已不存在)

双井、张油坊、华佗庙

北旌奖、南旌奖

双龙、南四匹

东顺城街

石马庙、马神庙、焦井、吉隅首南

北石马、南石马、北马祖、南马祖

合计11

合计36(含南关、北关)

合计26

总计22

总计72

总计58

菏泽七十二个大水坑之:青年湖

曹州筑城时就地取土,致使城内遍布大小不等的坑塘;另外,每个街道都有一口水井,故有“曹州城七十二道街,七十二口井,七十二个大水坑”之说。

资料图

由于城内地势低洼,雨水及生活用水基本不外排,全部注入坑塘,渗入地下,所以城墙以内的这七十二口井全部是“苦水井”,井水既咸又涩,只能洗涤,不能食用。

资料图

市民的食用水全部由职业水夫用畜力或人力运水车从城外运至城内,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城内通上自来水为止。

查看近期文章精选

菏泽牡丹机场怎样了?

菏泽:牡丹游园节,即将开启!

刚刚,菏泽又上央视!

菏泽之外,还有一个菏泽!

菏泽:城际公交要来了!

菏泽:32个片区棚改计划公布!

赞赏

长按







































长沙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gr/237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