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流入前十,山东成除北京外唯一上榜北
注:毕业生吸引指数为当地毕业生流入量与全国流动毕业生总量的比值中国大学生一站式求职网申平台梧桐果于近期就各省份对届高校毕业生吸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如上图所示,北京市流入量依然最高;江苏紧随其后;广东、上海作为传统优势地区位列三四;山东省位列第五,成为除首都北京外,唯一上榜的北方省份。那么作为北方省份,山东抢人的硬核究竟是什么?山东虹吸北方省份毕业生,北京成第一输血地上图为梧桐果统计的届毕业生中,流入山东最多的十个省份。当前北京毕业生流入量最大,占比为12.6%。北京作为首都及高校聚集地,除部分山东籍毕业生返乡就业外,当地相对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是导致毕业生外流的因素之一。其次,随着近年来北京锁定全球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全球中心城市”的一大特征就是服务业占GDP比例要超过95%,而金融和高新技术服务则是最核心的产业集群。从年起北京开始“腾笼换鸟”,进行重大的产业疏解计划。北京市发改委在《-年行动计划和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到年北京将再退出家左右的制造业企业。“腾笼”必然导致旧产业大量出清,带走就业人口,企业的人才需求随着外迁而逐渐减少,从而也导致当地毕业纷纷前往外省就业。除此之外,辽宁、黑龙江两地毕业生流入量也对较高。占比分别为11%和10.52%;江苏省位列第四,占比为9.66%。综合来看山东省对于北方省份毕业生有着较强的吸附力,除地缘优势外,经济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新旧动能转换下,山东毕业生需求超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人才需求的转型升级在不同省份的差异化表现从上图数据中体现出来。如上图所示,当前广东对于毕业生需求量最大,占比达到了9.12%;山东排名第二,为10.93%;江苏排名第三,占比10.83%。总体来看,毕业生需求量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沿海省份,然后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而上图数据中,山东一举超越津京冀和长三角传统优势地区。这一超越意味着什么呢?从山东来看,自年2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实施规划》实施以来,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了经济活力,大大增加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持续推进,山东省正在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过渡,在人才需求方向也由之前的技能型人才向高素质人才转变,对于毕业生需求随着增大。与此同时,这一超越也和长三角地区企业岗位需求量变化息息相关。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地区之一,已超过珠三角贡献了全国最多就业岗位,但年校招岗位需求增长乏力,这说明长三角地区资本和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使企业岗位需求趋于饱和,升级空间有限。产业结构合理,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从上图届中国高校毕业生青睐行业可见,建筑/建材/工程行业以15.63%的占比位列第一;机械/设备/重工行业排名第二,占比为5.37%;电气/电力/水利行业位列第三,占比为4.95%。综合来看,第二产业所属行业依然是届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首选,在排名前十的行业中已占六成。第二产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容纳就业人口较多。反观山东校招企业所属行业,建筑/建材/工程行业校招需求量最高,占比达到10.25%;其次是机械/设备/重工行业,占比为9.6%;石油/石化/化工行业和教育行业分别以8.51%和6.55%的占比位列三、四位。综合来看,当前山东校招企业所属行业与毕业生青睐行业存在高度重合,两者重合率高达七成。大城市房价驱人,毕业生来鲁买房压力小注:房价购买力指数为毕业生薪酬与当地房价的比值,意味着月收入能够购买房屋的尺寸。以上房价信息来源于网络。从上图届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省份排名来看,北上广地区再次领跑全国,其毕业生薪酬分别为元、元和元。虽然山东省当地毕业生薪酬相对较高,为元位列全国第六,但依然与其他优势省份存在一定差距。从房价与薪酬的关系当中我们看出,北上广地区薪酬虽然较高,但当地动辄5万元以上房价也让不少毕业生望而却步,房价驱人现象也成为常态,迫使不少毕业生以房价为标准选择就业的城市。而就山东来看,全省房价相对较低,与毕业生薪酬没有产生较大的失衡,当前山东省平均房屋购买力指数为0.83。除青岛、济南两市外,其他城市房屋购买力指数均趋近于1,菏泽市更是高达1.2成为毕业生买房最容易的城市。家乡归属感高,超7成山东籍毕业生返乡就业注:毕业生意向返乡率=高校毕业生申请到其户籍所在地省市简历数量/毕业生总申请简历数量在吸引外省毕业生中,让更多本省户籍毕业生返乡就业也成为吸引人才的捷径。梧桐果统计了各省份届高校毕业生的返乡率。当前广东户籍的毕业生意向返乡率最高,为84.06%,其次为上海户籍的毕业生,意向返乡率为77.14%;排在第三位的为北京户籍的毕业生,意向返乡率为74.06%;山东户籍的毕业生返乡率为73.1%,排名全国第4名。通过查询山东省教育厅数据可见,年山东省高考报考人数为69.6万人,保守估计届山东籍毕业生中有在接近10万人在外省求学,鉴于其73.1%的返乡率,也就是说会有接近7.3万名山东籍毕业生会返乡工作。而自年来,山东省已有10市发布相关人才政策,通过真金白银抢人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蔡宇丹
上一篇文章: 重磅山东50所高校寒假时间出炉,有学生 下一篇文章: 菏泽市郓城县谷永强调度城区学校建设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mj/1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