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委编办创新三化模式持续推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0月26日讯(记者饶胜望通讯员陈静)近年以来,菏泽市牡丹区委编办聚焦“改革、服务、监管”等重点任务,突出“集成化、阵地化、链条化”模式,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争先进位、走在前列”,形成了一批兼具“牡丹特色”的工作成果。

 集成化锻造智慧街道综合管理平台

牡丹区紧扣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在组建区、镇(街)两级指挥中心的基础上,将大数据、云计算、光传输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引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建立了智慧街道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统筹智慧党建、纪律监督、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政务通知、卫生计生、城市管理、社会事务、经济贸易、财政管理等10个子系统。并按照街道、社区、每个社区人口数量再划分成三级网络,整合区内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环境整治、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事项统一纳入网格化管理。组建由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为主的基层网格队伍,推动信息共享、反应迅速、指挥有力基层治理队伍建设。

阵地化梳理企业服务主题应用场景

牡丹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的部署要求,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打造最优办事流程,加快业务整合、流程再造、数据共享,推动企业和个人生命周期高频事项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拓展延伸“一链办理”,满足企业多种应用场景的办事需求。积极推行线上“无证明办事”服务平台,对接了6个部门单位业务办理系统,36类证明实现数据共享,11类证明实行部门核验,1类证明直接取消,目前区级66个审批事项实现了“无证明办事”,占比48%。围绕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梳理了11个典型场景,涉及企业开办、生产许可、投资立项等事项,有效提升了服务功能的集成性、群众办理的便捷性、事项涵盖的合理性。

链条化创新机关职能运行监管模式

印发《牡丹区机关职能运行评估办法(试行)》,构建完整的制度链;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动态管理”的原则,打造精细的制度链;利用权力清单严谨规范、刚性约束、边界清晰的特点,将机关职能运行监管结果与部门单位职责管理有机结合,抓牢严格的监管链,奏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三部曲。同时,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职能运行全面、精准、规范、协同、高效为目标,通过对关联部门的全面排查和问题溯源,把巡察、审计等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履职问题进行联动共享,强化牵头部门“号召”、多个配合部门“呼应”的“全链条”协作配合机制,形成“同频共振、靶向精准、联动监管”的工作格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xs/11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