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70年搬出水窝子,郝寨村村民上楼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s://m.39.net/disease/a_5469129.html郝寨自然村是菏泽牡丹区唯一一个位于黄河滩区的村庄,村民们几乎陷进“盖房-大水冲倒-重建”的循环中,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娶媳更难……饱受黄泛之苦。终于,他们等到了改变命运的“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战,在年春节前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圆了郝寨村几代人的“安居梦”。滩区居民搬进的新村难摆脱黄河束缚,几代人被困水窝子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在菏泽牡丹区李村镇的集市上,67岁的郝寨村村民陈世伍正挑选着年货。对于陈世伍来说,今年最大的喜事便是春年前全村终于搬出黄河滩区,住进了崭新的楼房。置办完年货,陈世伍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带着记者来到了“困住”郝寨村上下几代人的“水窝子”。在与陈世伍的交谈中,一行人不知不觉来到了黄河大堤上,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到一散落在护堤林后的村落。由于村民早已搬离,村子萧条许多。村口两块石碑上露出的康熙、道光字样,足见村子年代久远。追述到以前,陈世伍他们是“外来户”。陈世伍的祖辈们来自河南的陈家村,当时属望族,后因黄河泛滥,村子被冲散,部分村民无奈背井离乡,来到现在的郝寨村定居下来,但仍未能摆脱黄河的“束缚”: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娶媳更难……曾穷得让人害怕,全村三年只娶进俩媳妇整个郝寨老村除一条主干道为水泥路面外,其余皆是黄土铺地,一旦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泥泞可想而知。满眼看到的房屋大都十分破旧。在一处房门前,一挂在墙上被房主遗忘的相框很是惹人眼,或因时间久,相框中的部分相片已模糊,但其中一张依稀可以看出是全家福,面带微笑。其实,在黄河滩区中,村民拍一张全家福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身边的亲人或被洪水冲走后,能留个念想。在陈世伍的记忆中,黄河水曾在年、年与年冲进村子,其中以年的那场洪水最大。水到堰开,墙倒屋塌,河水没至屋檐,持续了近一个月才消退下去,留下满目疮痍。由于频繁重建,在滩区也就有了“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说法,半辈子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随时会因一场洪水而付之东流。也正是因此,曾经的郝寨村穷得让人害怕。整个村的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地,但由于耕地有限,每个人最少时只分得2分地,而随时来的一场洪水,可让一年的辛苦劳作白费。在村中,年过半百的单身汉有很多,都是因为当时穷而结不起婚,外村的姑娘也不敢嫁进来,整个村子曾三年只娶来了俩媳妇。因过够了穷日子,村子中有很多人都想走出去,但因没学识没能力等,走出去的人又返了回来,重新接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村民连夜搬进新家,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年,山东提出用3年时间,通过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和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五种方式,全面完成滩区群众的迁建任务,郝寨村就是外迁的村子之一。如今,在老村南侧几百米的一处开阔地带上,一幢幢整齐划一的多层楼房很是显眼,水泥硬化过的路面平坦整洁,车辆有序进出,各种配套完善,这便是郝寨新村。郝家新村在春节前完成竣工验收,郝寨村村民迫不及待地连夜搬进新家,只用了4天,村民全部乔迁新居。新村建筑面积平方米,共设计5种户型,分为平方米、平方米、平方米、80平方米、40平方米。其中、、平方米的设计了“4+1”复式院落;80平方米以下两层结构,前后各一院落。陈世伍的新家坐落在新村的东北角,为上下两层复式院落,共平方。五个孩子都已经结婚生子,在菏泽定居,平时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两人。如今搬了新家,原来居住很是分散的邻居都住在了一起,串个门也就几步的功夫,倒也不显得孤单。不仅迁入新村,郝寨村还将村里的部分土地进行了流转,其中就包括“黄河部落”度假区,如同陈世伍这样的村民每年不仅可以获得分红,还能利用农闲时间打工,一年下来收入可观。“原来从不敢想的事情,如今一个个都变成了现实。以后的日子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谈起将来,陈世伍喜不自胜。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念东袁文卿张建奇
上一篇文章: 网络热梗山河四省山东是被强拉硬拽进来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xs/1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