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3城市进入中国城市百强济南青岛居前

彭洋怎么样 https://wapyyk.39.net/doctor/694483_comments.html

5月21日举行的年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华顿经济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山东有13个城市进入中国城市百强,其中济南、青岛居前20名,滨州首次入围。

华顿经济研究院自年以来连续七年组织编制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榜单以GDP总量排名前位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年度入围城市,按照其硬经济指标(权重0.)和软经济指标(权重0.)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取前位作为年度上榜百强城市。硬经济指标由GDP、储蓄和财政组成,软经济指标由环境、科教、文化和卫生组成。各单项指标分值由其总量分值(权重0.5)和人均量分值(权重0.5)综合而成。

榜单显示,年,中国百强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81万亿元,占全国GDP(.60万亿元)的70.68%。这说明,全国百强城市是经济要素主要的聚集地。同时,根据榜单所示,大城市不但是经济要素的聚集地,环境、科教、文化和卫生等方面的优势也很大。

从山东角度,记者观察“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有如下需要注意的特征和变化:

一是山东入围百强的数量最多,山东城市之间发展比较均衡。

在省际格局中,山东(13个)、江苏(13个)、广东(8个)、浙江(8个)和福建(8个)上榜城市数量位居前列。山东入围的13个城市是:济南(15位)、青岛(18位)、烟台(32位)、潍坊(49位)、东营(54位)、淄博(56位)、威海(57位)、济宁(65位)、临沂(71位)、滨州(78位)、泰安(80位)、德州(91位)、菏泽(96位),其中滨州是第一次进入百强榜单。

仅从数量来看,山东和江苏都有13市入围百强。滨州第一次入围百强,而且在山东城市中排第10位,这是一个新突破。

二是济南和青岛两城居全国前20位,在山东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

在本次榜单前20名城市中,山东有济南和青岛两席,山东“双子星座”济南和青岛的区域中心城市位置继续保持。

据山东省统计局统计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年全年济南市生产总值为40.91亿元,青岛年青岛市生产总值.56亿,两城生产总值占年全年山东省生产总值.00亿元的30.82%,其中山东“强省会”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年到年,济南一年完成了GDP增量.51亿元,占山东年到年生产总值增量.5亿元1/3还多,济南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华顿经济研究院表示,排名“不唯GDP”。本榜单前10名城市中,北京、上海高居前两位,综合分值分别为94.72和90.31;位居第三至第十位的依次是深圳(82.14)、广州(80.36)、杭州(77.27)、南京(76.91)、苏州(74.52)、成都(72.23)、武汉(70.55)和无锡(67.40)。

三是城市发展越来越体现为“区域一体化”,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的龙头地位,有待沿黄交通进一步纵深向西发展。

本次榜单显示,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共有44个城市上榜,占据百强榜近半壁江山。从上游的成渝城市群,到中游的武汉城市群,再到下游的长三角城市群,全流域蓬勃发展,带动东中西协调发展。其中有七个城市进入百强城市前十强,分别是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无锡,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

前十名中的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无锡,都处于长江流域,显示了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带来的巨大效应。“十三五期”间,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发展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建设了许多沿江铁路和公路,这是长江经济带百强城市涌现的重要支撑。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公布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年)》,未来长江干线坚持“陆水并进,立体高效”的的交通建设原则,15年内还将修建座过江通道。

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山东“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五个“龙头”发展方向,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龙头、动能转换的龙头、改革创新的龙头、对外开放的龙头和发展质效高、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

对照发挥龙头作用的战略定位,山东必将进一步加强与黄河流域其他区域各方面联系,其中包括产业协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交通基础设施的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比如,加快建设好在建的郑济高铁、鲁南高铁等高铁,推进有关西向高铁通道尽快从规划变为现实加强,以促进与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的协同发展等。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周学泽报道)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xw/11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