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资讯新闻菏泽公司职工创新的裂
近年来,菏泽公司把创新作为提升晋位的突破口,以班组建设为载体,以职工技术创新创效为抓手,充分尊重职工首创精神,激发职工创造热情,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年,该公司完成专利申请项,获授权项,其中发明专利77项,共签订成果推广应用协议项,成果转化协议项,被评为年度省公司创新创效先进单位。
前不久,国家电网公司工会主席刘广迎观摩了该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演示,听取职工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工作汇报,对该公司技术创新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搭建平台,开辟创新阵地
职工既是企业发展的主力,也是创新创效的主角。菏泽公司积极为职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搭建创新平台,为职工立足岗位搞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菏泽公司立足实际、实用、实效引导职工开展创新,广泛开展“五小”及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征集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推动创新阵地向车间、班组一线拓展,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
菏泽公司每年开展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创新成果交流、青年职工风采展示等一系列活动,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引领创新的环境,使广大职工树立创新建功、岗位立业的志向,焕发出自主创新的热情。年,41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荣获菏泽市技术革新奖。3名职工荣获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被市政府授予“十大技术标兵”并享受市劳模待遇。
在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方面,他们每年推荐一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参加各级评比,推荐优秀技能人才参加国网公司、省公司竞赛调考、职业技能大赛,让创新者干出精彩、赢得喝彩。年,菏泽公司荣获省公司“大讲堂”劳动竞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营造氛围,点燃创新激情
为激发基层创造力,菏泽公司主动当好职工创新的支点和梯子,点燃了职工想创新、敢创新、善创新、乐创新的激情,汇聚起巨大的创新能量。
“创新展现了人的智慧,谁能在创新中出力,公司就成就谁出彩。”菏泽公司总经理李振杰这样说。这个公司相继制定了人才培养、成果推广、创新奖励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将职工技术创新作为职工表彰奖励、晋职晋升、培训疗养的重要依据。毕业四年不到的张志伟勤学苦练、积极进取,斩获国网公司网络安全攻防对抗赛年度总决赛第1名,被破格提拔为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创新是场寂寞的长跑,伴随风险和挑战。菏泽公司建立了“党政重视、工会牵头、专业指导、职工参与”的创新体系,对有创新需求的单位和个人,公司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专业部室在技术和人才培养上给予扶持,工会着力做好服务保障和项目实施全过程管控。在鼓励创新、表扬先进的同时,菏泽公司允许试错、宽容失败,为敢想的人“开绿灯”“加把劲”,为敢干的人“卸包袱”“兜住底”,激发职工敢闯敢试的勇气。
典型是旗帜,是风向标。菏泽公司对肯创新、能创新的人,重点跟踪培养,开展“创建先进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等系列活动,每年评选2个“创新型班组”、4名“创新工匠”,优先推荐参加上级先进集体和劳模评比,激发了职工自主创新的热情。
成武公司有一位名叫牛德成的供电所长,被称为“草根发明家”,先后荣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最美国网人等荣誉称号。今年“五一”前夕,又被评为省公司劳动模范。他只有初中文化,但爱琢磨、好鼓捣,已拥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级成果奖、6项市级成果奖。牛德成的故事让菏泽公司职工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从本职做起,敢于在创新中唱主角,“轻兵小卒”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建立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打造创新型企业,不是短时间的发力狂奔,而是持久推动的比拼。菏泽公司建立了创新激励、合作交流和成果转化推广常态机制,鼓励职工挖掘潜力,迸发活力,争当创新的实践者。
菏泽公司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发挥职工创新才能,作为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有效举措,纳入公司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今年他们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对群众性技术创新给予奖励支持,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职工一次性奖励元,对上级挂牌的高技能(劳模)创新工作室给予元~2万元的项目资金扶持,对获得省公司级及以上创新成果奖的完成人,优先纳入当年职工疗修养计划,让创新者得实惠,收获成就感。
菏泽公司按照“创新+实训”原则,开展创新工作室创建,加强与内外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交流合作。他们与山东大学联合开展了基于量测数据的电网动态参数辨识科技项目研究,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开展了基于大数据随机矩阵的配电网负荷预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山东安信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调控一体化调度监控防误判系统研究,增加创新项目数量,提升项目质量和竞争力。目前,菏泽公司已建成创新工作室个,3个被授予山东省高技能(劳模)创新工作室,5个被评为省公司创新工作室示范点。
菏泽公司还打破专业界限,整合优势资源,组建创新联盟,让创新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目前,创新联盟已经成为企业的智囊团、人才的孵化器和团队的方向标,相继研发了智能转换开关、防窃电断路器等一大批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优秀发明奖、国家电网公司工器具革新奖等多个奖项,部分成果已转化应用,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创新重在应用,成果转化才能真正体现创新价值。菏泽依托内部专业部门、大专院校、科技机构,建立内外结合的合作组织,积极探索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成果转化推广机制,加快从单个成果到产业化的“孵化”。每季度对职工创新成果进行评审,对优秀成果不仅给予适当奖励,还视成果潜力给予资金扶持,年底优选3~5项成果,给予重点扶持,制定推广转化计划,不断实践应用、改进提升,待技术成熟、工艺固化后,进行产业化推广。
在推动多功能施工车、万向钻孔机成果转化过程中,菏泽公司党委结合专家团队建议,借鉴风险投资思路,多次专题研究、反复考察论证,力求实现创新成果大范围产业化。他们投资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实验和生产基地,具备年产台多功能施工车的能力。目前,该基地已销售余台,在产订单台,销售收入0余万元,不仅在公司系统广泛应用,还远销到安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在做好成果内部转化推广的同时,菏泽公司还积极探索向系统外转让技术知识产权,牛德成研发的覆膜机、多功能环卫车等,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菏泽公司建立职工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以技术入股方式,给予发明人10%~15%的利润提成,体现职工创新价值。职工秦传勇研制的智能转换开关,可根据负载情况对单项负荷进行实时换相,自动调整配电线路三相不平衡率,提高了电压质量,实现了降损增效。该发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发明专利2项,荣获国家优秀发明奖,目前产品正在进行小批量试生产和挂网实验,预计全年生产20万台,可实现利润万元。反窃电创新工作室研制的“防窃电断路器”,一旦监测到窃电行为,就会立即自动切断电源,目前已试点安装2万只,每年挽回电费损失余万元。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今后我们将强化接力育才意识,树立出人才就是出业绩的观点,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实现‘劳模身边再出劳模,能手身边再出能手’。”李振杰说。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xw/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