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才互认互享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本报记者孟令洋

  “去年年底,新台高速建成通车,现在京台高速又扩建成了双向八车道,跑高速可畅快了。”近日,在枣庄市台儿庄区工作的李志忙完手头工作早早来到高速口,准备回曲阜陪儿子过周末。“现在回家都是全程高速,比以前节约了近40分钟,我的‘跨城’生活更便利了。”

  鲁南地区要实现经济一体化,交通建设要当“排头兵”。鲁南四市始终坚持把交通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协同发展的先行举措,作为今年的轮值市,枣庄市牵头成立鲁南经济圏交通运输工作专班,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细化推进路径,持续推动鲁南四市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惠民成效不断显现。

  眼下,董梁高速、临淄至临沂高速、日兰高速巨野西至菏泽段改扩建工程正加紧施工步伐,力争年底前建成通车;S郯兰线将与G、S、S有效连接,优化、完善鲁南地区周边路网布局,预计年底前施工完毕……当前,鲁南经济圈内的交通设施如火如荼建设中,日渐成为鲁南四市的协调发展的纽带,商贸、物流也随之发展起来。

  枣庄二手车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销售辐射全国,在周边城市影响力很大。随着鲁南经济圈交通网的构建,长年有临沂、菏泽、济宁的车商在此选购车辆,三市每月车辆交易量-1台。

  6月23日,山东辛化硅胶有限公司6个集装箱货物从枣庄海关申报出口。“这批货物从枣庄内陆港发运,经过9个小时的运输,到达黄岛口岸,预计每标箱货物比公路运输节约费用近元。”该公司外贸经理张雷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这得益于枣庄海关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去年投入运营的枣庄内陆港被赋予港口功能,监管货物在枣庄放行后,信息自动传输至码头生产系统,码头计划根据信息实现提前配载,实现了“内陆申报、园区查验、属地放行、提前集港”,带活了地方经济。为支持枣庄内陆港发展,枣庄海关联合口岸监管处在全国首创“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监管模式。年1月,这一模式在枣庄内陆港正式上线运行。随后,济宁、菏泽、临沂等地先后前来学习,复制推广。

  轮值以来,枣庄市集鲁南经济圈大家庭群体智慧,先后出台、制定更多便民举措,惠及鲁南经济圈协调发展。

  今年5月10日,在峄城区市民中心,企业主黄洋在网上提交了公司住所在沂水县的企业设立登记申请。沂水县行政审批局对有关材料审核通过后,由峄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人员打印营业执照,黄洋现场就领到了营业执照。

  “通过开展‘跨域通办’帮办代办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不再多地跑、折返跑。”枣庄市峄城区行政审批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赵建介绍,峄城区对接济宁市任城区、临沂市罗庄区、菏泽市牡丹区,联合推出商事登记四市四区“跨市通办”的服务模式,打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对企业设立登记等商事登记高频业务事项互通互办,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立体式的登记服务。

  在加强政务服务合作的基础上,枣庄市力主打破地区间人才流通壁垒,优化外地调入人员职称确认工作。枣庄市人社局与临沂、济宁、菏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年9月2日签订了《鲁南经济圈优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互认机制的协议》,鲁南四市间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实现了互认。

  自年9月起,取得鲁南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颁发并在“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能够在线核验的职称证书可在鲁南四市跨市流动时直接使用,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领域全面互通互认,在流出地取得的继续教育学时继续有效,可作为考核评价、职称评审等依据。

  枣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杨光成介绍,《鲁南经济圈优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互认机制的协议》的出台标志着鲁南经济圈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发展进入实施阶段,为人才自由流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进一步优化鲁南四市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圈协同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zz/11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