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牡丹区纪委监委弘扬黄河文化聚焦黄河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5月16日讯(记者孙慧敏通讯员史长源孙东婉)“小时候一直都在那个地方玩,对它还是有感情的。”说起村东南角那块新修缮的“障东堤碑”,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兰口村村民宋先生露出满意的笑容。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以来,牡丹区纪委监委把聚焦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开展监督作为具体抓手,以有力监督推动黄河文化遗产保护,让黄河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熠熠生辉。

健全“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

“石料运输得怎么样了?”“要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如期竣工。”这是牡丹区纪委监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办公室现场检查障东堤碑施工进度的情景。

前期,专项监督办公室在对李村镇进行走访时,发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障东堤碑出现淤埋、开裂,不利于碑刻长期保存。专项监督办公室及时将该问题纳入专项监督问题线索台账,对照专项监督“两个清单”,督促区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开展修缮工作,同时压紧压实镇党委政府属地责任,积极推动解决施工过程中道路进场、树木清障、物资供应等问题。目前,修缮工作已顺利完成。

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

“当前我区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职责尚未理顺、工作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这是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参加区文化和旅游局会议时的场景。

牡丹区现有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区纪委监委派驻机构以障东堤修缮工作为契机,通过走访座谈、实地查看、约谈提醒等监督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严格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加大对黄河流域重点文物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宣传推广力度,推进黄河文化资源得到更好保护传承。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清廉元素

“‘;一惑于利,则日久浸淫,将有流于贪婪而不自知者矣。’这是晚清廉吏丁宝桢写给长子丁体常家书中的一句话……”5月12日,牡丹区“作风与纪律”警示教育宣讲团走进胡集镇,宣讲员为镇村干部讲解清代山东巡抚丁宝桢的廉洁故事。

年,山东巡抚丁宝桢组织军民修筑二百五十里障东堤,使近百年来黄河此地不再决口,造福了当地百姓。在障东堤碑修缮工作中,区纪委监委深入挖掘碑文背后的廉洁故事,把丁宝桢两袖清风、甘于清贫的典故纳入廉政宣讲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障东堤”。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牡丹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苏永忠说,“下一步,区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以有力有效的监督,确保黄河国家战略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zz/12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