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的冷知识有哪些
1.河南简称“豫”,因为年前河南地区曾有大量的大象。现在的河南电视台的台标就是一个大象的形象,又叫“大象台”,可见河南人对大象的喜爱。
2.越调是河南的剧种,不是浙江的。
3.河南是中国生产西瓜最多的省份。
4.河南省的省花是腊梅,省树是桂花树。
5.古都安阳在河南的最北端,属于京津冀城市群。
6.白浪街,在豫鄂陕三省接壤处,是中国跨省份最多的一条村镇街道,站在街心的三省石上,可以“一脚踏三省”。在中国版图上三省交界之地共有40余处,而唯独在这条白浪街,三省均设有基层政府: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湖北省郧县白浪镇和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三镇间相距均为2公里左右。
7.“北少林,南武当”是河南登封少林,与湖北十堰武当。但“北武当,南少林”是山西吕梁北武当山,与福建莆田南少林寺。
8.河南县,不在河南,在青海。
9.河南一向被称为中原地区,但其并非都是平原,至少40%的面积都是山区,有太行山、秦岭、大别山等等。
10.史上最早的“中国”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一带,这是史学界的共识。“中国”一词,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
11.西安、南京(应天)和北京三大古都之间的地理距离均为公里左右,形成一个标准的正三角形,而中心位置就是河南古都群。
12.都说驻马店的名字不如之前的汝南好听,其实汝南现在还在,只是成了驻马店的市辖县。
13.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故事在河南很多地方流传,因为很多河南人祖上是元末明初从山西迁来的。
14.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为北宋汴京(今开封),人口多万。
15.开封是世界上唯一的城市中轴线没有变化过的都城,有着“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城摞城指的是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叠加在一起的城摞城奇观。历经20年考古发掘,我国考古学家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
16.河南有一个县,县在河南,县城在山东,进个城要出个省,就是河南濮阳范县。
17.抗战期间,半数土地沦为日占区的河南提供了近万壮丁,约占征丁总数的13%,仅次于出丁万——位于大后方且以川军闻名的四川。
18.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劳模、中国好人榜,河南入选人数均全国第一.
19.河南全省注册志愿者人数位居全国第一。
20.河南人最爱吃的面食是烩面,烩面在河南人心中的地位就像湖南人心中的米粉。出门在外,心心念念那一碗家门口的烩面。
21.河南胡辣汤有起源周口西华的逍遥镇胡辣汤和起源漯河舞阳的北舞渡胡辣汤,同陕西的胡辣汤和小吃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河南人在民国时期几百万人逃荒陕西,老西安人里据说有三成都是河南裔,所以一些语言和饮食文化会有相同之处。早上喝胡辣汤可以配油条、油饼、油馍、包子、水煎包、烙馍卷菜等。
22.河南人盛胡辣汤为什么用木勺?因为木勺不容易让胡辣汤变稀,存放的时间较长。
23.河南美食还有肉盒、油馍头、鲤鱼三吃、桶子鸡等。
24.河南人避免说“淡”,在河南很多地方如果你听说饭菜太“甜”了,一般不是糖放多了,而是盐放少了。
25.在河南一些地方:老一辈的河南人,“喝茶”并不是喝泡的茶,而是喝烧开过的水,喝水指的是喝生水;口袋里“丢”5元,在河南话的意思是还剩5元,并不是丢失了5元。
26.河南话扫盲:早上叫“qioqiai”、板凳叫蹲儿、我叫俺、衣服兜叫布带儿、没有叫木牛、这个叫这哄、那个叫那哄、鸡叫揪、恶心叫格一、女孩叫妞儿、坏叫孬、废物叫凹糟、鼻子叫biu、脚叫jio、上衣叫布衫儿、蹲叫古堆、男类叫小、女类叫妮儿、脑袋叫di脑、长了漂亮叫齐整、长了英俊叫派仗、跑叫瓦、屁股叫腚、拉屎叫屙、呐喊叫斜货或者嗷嗷、骄傲自满叫自闷儿、新郑说挪挪位置叫垦垦、臭美叫骚包、笨叫窝囊、腋下叫胳老我、推叫wong、骗叫榷(quō)、梳头叫拢头、踢叫奔、把凉了的熟食再蒸热叫馏(liù)、雇、租叫觅(mī),比如觅保姆、呕吐叫哕(yuē)。很多方言用词其实是古代说法的延续,河南方言的一些说法,北方其他地区比如河北、山东也有。
27.“夜黑”在外省的人理解起来就是天很黑。在河南人眼里,夜黑的意思是:昨天晚上。如果你身边有河南人,估计你就会经常听到这个词,比如:你夜黑和谁一起吃饭了?你夜黑那么晚出去干嘛了?你夜黑怎么没有来?类似于夜黑的时间方言,在河南还有很多,比如:擦黑(傍晚),夜儿(昨天)等等。
28.再学几个河南常用语:中不中——行不行;你弄啥嘞——你干什么呢;都白吭气——都别说话;木牛——没有;得劲——舒服,爽;突鲁——下滑;迷瞪——脑子呆滞,反应迟钝;义睁——发呆;排场——气派;老鳖依——吝啬。欢迎评论区补充。
29.用普通话念“”,你就学会了山东话的“一把旧伞”。用普通话念“一把旧伞”,你就学会了河南话的“”。(你是不是跟我一样读了几遍。
30.郑州市巩义慈云寺,是吴承恩写《西游记》的地方,《西游记》里很多地点和故事原型,其实就在巩义境内的青龙山。
31.郑州历史最悠久的学校是郑州一中,可以追溯到明朝!年,明崇祯年间,郑州知州设立天中书院,后来改名东里书院、郑州县立初级中学、郑州市私立明新中学、郑州一中,历时年。
32.全球50%的苹果手机都产自郑州富士康。
33.郑东新区的“大玉米”,创意来源不是玉米,而是来自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嵩岳寺塔”。主楼曲线与“嵩岳寺塔”吻合。“大玉米”真名为:千禧广场,又名“千玺广场”,是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CBD的一座新地标建筑,外形宛如一根"大玉米",被称为“中原第一高楼”。它不仅兼具了商业写字楼和5星级酒店的功能,而且还在59层设计了顶级的私人会所,先后花费22亿才建成。
34.郑州拥有亚医院,他就是医院,而且在东区还开了分院。
35.郑州农业路大桥是郑州新地标,大桥跨越了亚洲最大、最繁忙、素有“铁路心脏”之称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
36.郑州的路为什么是斜的?因为最早规划城区的时候,郑县县城顺时针偏了十几度,所以“西大街”“南大街”“东大街”就成倾斜的了。另外一个原因:铁路是斜的。郑州是两大铁路交汇处,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汇处。这两条铁路是晚晴时期规划的,当时就是斜的。
37.信阳火车站归武汉铁路局管,不归河南。
38.全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的信阳,不供暖,不吃面,也不会说河南话。关于河南的身份认同,信阳人向来很是矛盾。矛盾在怀疑自己属于南方还是北方;矛盾在恍惚自己究竟属于河南还是湖北;矛盾在米饭与面食究竟哪个更美味。作为河南的南大门,信阳从不认为自己是北方城市,但在其他南方人的眼中,信阳这个河南城市,却又不那么“南方”。
39.信阳鸡公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在清末民初时就成为纳凉避暑的优先去处,美、英、日、俄、法等23个国家的别墅洋房,争先耸立在信阳鸡公山。
40.嵩县白云山景区一个景区就跨越了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除了这个地方,平顶山全市也跨越了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但这三个流域并不相邻。
41.河南的平顶山是我国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当地的农业发展可以说位于国内前列,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2亿元。
42.平顶山香山寺是汉化观音文化的发源地,北京的香山寺是仿照平顶山香山寺所建。
43.河南全省最高峰是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nao),海拔.8米;最低的山是驻马店市汝南县的天中山,只有3.6米。老鸦岔属于秦岭的小余脉,有“河南小秦岭”之称。这里已经建立了河南省小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由于并未对外开放,是一处很少人涉足的高山。
44.“二十四节气”发源于洛阳。“二十四节气”已经被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如今已经被收录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5.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梁祝镇,现在还存有梁山伯墓、祝英台墓等梁祝故事遗址。
46.河南鹤壁拥有全球最大的金属镁基地,在鹤壁制作出来的金属镁新材料还应用于磁浮列车、智能手机、航空航天及导弹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核心部件由鹤壁智造。
47.河南南阳曾经出现过各个领域的精英,其中包括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名相百里溪等历史名人,而且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所在地就是南阳。
48.龙形象来自河南。濮阳蚌龙距今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49.汉文字来自河南。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契刻符号在河南;
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
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
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
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
50.河南是中华姓氏摇篮。《中华姓氏大典》中的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个;在当今的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个,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
51.河南18个地级市,一半都曾当过都城。
52.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个是河南人发明的,分别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
53.牡丹之争。牡丹被誉为“国花”,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两地都盛产牡丹,为了谁的牡丹才是“甲天下”而争论不断。菏泽被誉为“中国牡丹之都”,而洛阳又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城,实在难分伯仲。
54.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在河南沁阳神农山,不在湖北神农架。
55.《西游记》里猪八戒的原型——朱士行(公元—),河南禹州人,法号八戒,是三国时期的高僧,但品性与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截然相反,是一位非常认真且执着的人。他是中国第一位西行取经的僧人,比唐代玄奘西天取经早了年。
56.平原省是我国撤销的第一个省份:年河南被日军攻陷,新沦陷区被日军划分为“平原省”。新中国成立之初将河南的新乡、安阳、濮阳还有山东省的菏泽、聊城、湖西这六个地方组合成了另一个独立的省——平原省,省会是现在河南的新乡。但后来为了方便管辖在年就撤销了,成为了我国第一个被撤销的省份,同样也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短的一个省份。
57.河南省地图轮廓很像赛尔号飞船。
58.河南不仅是小麦产量大省,稻米也很出名,最出名的大米是原阳大米。
59.供暖分界线从河南穿过,分界线附近的地方要么不供暖要么部分地区供暖,农村地区冬天不烧炕,硬抗。
60.河南许昌基本上是豆腐脑咸甜党的分界线。
61.狗脊骨树,是世界级的珍惜树种,全世界仅剩下一棵,生长在河南省杞县高阳镇金村,有两千七百多年树龄,是雄蕊,老光棍一个。
62.新郑市不是刚建不久的城市,恰恰相反,周代的郑国在这定都,公元前年,韩国灭了郑国后也迁都到这,改名为“新郑”,此后将近年没改过名。
63.商丘古城也有“城摞城”的景观,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于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64.河南的代表还有很多:博爱的铁山药、洛阳的牡丹花、杞县的红薯泥、杏花营的大西瓜、原阳的大米、道口的烧鸡、七里营的白棉花、龙门的石窟、安阳的殷墟、开封的大铁塔、嵩山的少林寺、汝阳的杜康酒……
最后,老家河南,这个slogan形容河南太贴切了
图文来自网络,旨在文化传播,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往期热点
永安寺的狮子为何“屁股朝外”?
倒计时!国庆阅兵观看指南来了
羊的7个“冷”知识,让你意想不到
哪个省份的山最多?
回族清真寺的建筑文化
二十四节气里,为何春秋用“分”而夏冬用“至”?
解放军新军装胸口上的五颜六色的小牌子是什么东西?
江苏户籍人口大县——十强!
中国四大名亭
家中挂什么字画最适合,这些常识你要懂
海南省各市县得名的由来
广东省各市县得名的由来
他们说这23张图,可以让你瞬间记住中国地理
“天桥八大怪”,老北京市井中的俗世奇人们
全国个免费景点一览表,收藏了
汉语拼音的“前世今生”
看懂国庆大阅兵
湖北省各市县得名的由来3
湖北省各市县得名的由来2
这些城市地标,一定有你的故事
江西,有哪些冷知识?
中国十大名寺
详细版江苏省行政区划图,苏南已无县,江苏县级市达22个
云南省各市县得名的由来1
云南省各市县得名的由来2
湖北省各市县得名的由来1
白酒的有趣冷知识,让你在酒场上吹最科学的牛
中国大阅兵实行史上最大规模最强阵容,为祖国点赞
中国十大水库排名?
中国各地特产一览表
内蒙古各市、县名称的由来
河北省各市县得名的由来
在部队,这是规矩,懂吗
韶山冲的冲字是什么意思?
中国饭局的8大纪律(精辟)
来看看我国各安全部队的队徽!
极简中国画
历史上的八大友谊典故,你知道几个?
陈姓入闽,你属于福建哪支陈氏后裔?
中医经典必背:药性赋,你会背吗?
山西晋城著名人物大盘点
什么是村霸?
绝密宣传画,张张永难忘
河北张家口有哪些历史人物?
什么才算堂兄弟?
18个关于厦门的“冷知识”
江苏十大名山
重点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一图了解所有的类型!
揭秘:你不知道的县城黑恶势力生存之道
解密民间祝由术到底是什么?(虚构故事,看着解闷)
中国十五条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值得每一个国人知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gr/8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