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黄河滩区即将消失的村庄
如今滩区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改善。可是,受黄河滩区特殊地理位置的制约,这些村庄的基础条件依然较差,村里没有公路,学校,出行、购物、就医等各方面都不方便。
为此国家拨巨资将滩区村庄整体搬迁,目前大部分村庄已搬迁到堤外。只剩下不多的留守老人。他们不愿离开这片生存几代人的土地家园。
也许再等一年二年,鄄城黄河滩区仅存的几个小村庄将不复存在。
作为一个把黄河作为主题拍摄的摄影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现存村庄的一房一瓦、一草一木、人文景观、牲畜家禽用相机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下回忆的资料。
这里仍保留着50年前的生活方式,像是个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
没有液化气和煤球,就地取材用秸秆、树枝烧锅做饭;
没有院墙和大门,养的家畜就栓在院子里。
不用餐桌,端碗饭坐在门口树下,吃的也是有滋有味。
生活条件的艰苦、环境的恶劣,始终没有动摇他们坚守的信心。
他们靠的是那份世代相传的故土难离的情结,是中国农民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容易满足的性格。他们守望的是一种信念,是那充满希望的田野!
简易厨房充满上世纪气息的画面。,白发苍苍的妈妈的身影,你还记得吗?
麦收时节,农耕时代的手工收割,在这里,依然可以看到。
红砖房,农家院。民以食为天,收麦是每年的大事。颗粒归仓才能心安。
闲下来,到村口拉拉呱。东家长,李家短,马王爷三只眼,什么话题都能说上半天。
农家的老灶台。有风箱,做饭也算省时省力。
这才是纯粹的手工馍。
地锅做饭,吃起来特别香甜,饭菜里有慈爱的母亲的味道,走遍天涯海角,再也难觅的人间美味。
过去家里吃饭时,总是让男劳力先吃。这是旧时粮食不够吃养成的习惯。劳力吃不饱,难养家。
庄稼人,看什么都是宝,那些碎砖头,也想着垒个鸡窝猪圈,舍不得丢。
守望。在外地的孩子们啥时候回来呢?
守望。我不能离开这个家,不然那些远去的人回来找不到路。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看,她们多开心。
我没有走过父亲走过的长路,他的脸上是几分沧桑几分血泪。我没有看过父亲看过的国度,他的乡愁是浩荡之江滚滚之水。我只能偷偷瞄着父亲的眼眸,感觉他眼光最深沉处的浮云苍狗。
篱笆墙,石棉瓦,屋顶的鸡,卷起的裤腿,这一切像是从过去走来的一幅画,让人想到童年,想到老家。想到那些单纯的岁月。
安然坐着的,是一个时代的身影。
有门神看家,不锁门,也放心。
拉着地排车,下地干活去。
小狗是忠诚的伴儿,找不到人说话的时候,有它在身边,心里也觉得好很多。
老伴,老伴。老来有个伴,也许他们不知道啥是爱情,一辈子却也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牧羊人,羊群也是伴,不孤独。
当然,有个人一起放羊,更好。
葱郁的树林,茂密的枝叶,还有古朴的土砖垒砌的房屋,房前屋后的羊叫、狗吠,这一片静谧的乡村沃土,让人看着看着,忍不住落下热泪。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拍摄:张海玲编辑:与端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自掌上菏泽(okheze)
张海玲: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齐鲁文化之星
点击查看近期文章精选
央视热议菏泽高价彩礼!
菏泽又被央视报道,长达半小时!
菏泽:投资3.53亿,七里河湿地建设工作将启动!
菏泽又有3个社区将征收!
驾考新规真的来了,10月1日实施,考驾照将更难!
菏泽:牡丹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皇镇乡撤销!
菏泽:再见,郭大千!
这些房屋,国家将回收!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hj/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