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在说PPP它到底是个啥菏泽为什么
昨天,小编的朋友圈被一则新闻刷爆了:“17日,菏泽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签约仪式异常火爆……而菏泽市作为山东最早探索和推动PPP工作的城市,目前共储备PPP项目个,总投资亿元,纳入省PPP项目库的个数和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
图片来源自人民网
只要是能推动咱大菏泽发展的事小编都举双手赞成,但是到处都在说“PPP”,到底这是个啥?菏泽为什么要发展PPP?
PPP是PPP模式或PPP融资的简写,全称是Public(公共的,政府的)-Private(私有的,个人的)Partnership(伙伴关系),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都是P,因此,这种融资模式成为“PPP”模式。
英语看着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公私合营、政企合作。
该词最早由英国政府于年提出,当时英国人只把它用在了两个方面:过路费、水费,PPP模式就此诞生。
咱中国第一次大面积的推广这个模式是在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生活没现在好啊,人都吃不上肉,谁还有空去管笼子里吃肉的老虎和狮子?于是PPP模式第一次被引入中国。后来经过几次热潮与遇冷,PPP模式越来越适应中国的国情。
网上找的咱菏泽水厂的老规划图,其实不仅仅是城市供水,城市供暖、道路等很多方面都可以用到PPP模式
当然,大多数基础设施是不能商业化的,对政府来说,在PPP项目中的投入要小于传统方式的投入,两者之间的差值是政府采用PPP方式的收益,以此为是否采用PPP的一个依据。
1、消除费用的超支。
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私人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项目的识别、可行性研究、设施和融资等项目建设过程,保证了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使项目费用降低。
PPP模式只有当项目已经完成并得到政府批准使用后,私营部门才能开始获得收益,因此PPP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工程造价,能够消除项目完工风险和资金风险。
有数据称,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PPP项目平均为政府部门节约17%的费用,并且建设工期都能按时完成。(小编翻了很多文献,都没有见到具体的统计表,所以不能下结论)
2、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财政负担。
政府可以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成一个监管的角色,从而保证质量,也可以在财政预算方面减轻政府压力。
3、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利用私营部门来提供资产和服务能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能,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同时,私营部门参与项目还能推动在项目设计、施工、设施管理过程等方面的革新,提高办事效率,传播最佳管理理念和经验。
4、风险分配合理。
与BOT等模式不同,PPP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减少了承建商与投资商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政府在分担风险的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除了上面提到的PPP的几个比较大的特点之外,下面两点使得PPP模式更适合现在的菏泽经济:
第一,城镇化建设和基建投资带来巨量融资需求,而土地财政却难以为继,信贷刺激的老路也被证明遗患无穷;
第二,PPP模式不增加地方政府债务,有利于缓解地方债务压力,降低系统性风险。
其实,PPP模式就是政府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一种模式。这个模式很久之前就被“歪果仁”试验过感觉还不错,引进中国后在社会主义大潮水中冲刷了几十年,虽不能完美无瑕,却是现阶段安全系数较高、比较适合菏泽发展的一个模式。最后祝那些储备中的项目能赶紧落地,愿咱大菏泽越来越好。
注:
1、文章只简略分析PPP的特点,并未完全列举,如有感兴趣的可参阅相关文献。
2、文章参考自:《中国PPP之研究与探索》经济学研究参考,年第13期;《工程管理学报》年06期;MBA智库;百度百科;文库等。侵立删。
最后,感谢前人所栽之树,供后人乘凉。
牡丹发布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mj/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