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菏泽最全菏泽特色小吃大盘点,吃
一座城市
总有一些东西让你念念不忘
比如美食、美景、美人儿
提到菏泽
大家总会联想到牡丹花
殊不知菏泽不止有牡丹花
还有各种让你欲罢不能的好吃的哟~!
郓城黄安驴肉郓城黄安驴肉,以肉质鲜美、醇香浓郁、油而不腻、风味独特而久负盛名,以致周围各县的驴肉店铺都纷纷挂上了“黄安驴肉”的招牌。所谓“天上龙肉、地下驴肉”。
黄安吴家驴肉的制作始于明朝洪武年间,世代相传,已有年的历史。其用料和制作都十分讲究,一般选用二龄膘驴,宰杀后,剔骨,分割,漂洗,以骨铺底,分层下锅,加入老汤,放入盐和佐料,大火烧开,打去浮沫,文火烹煮。其间须两次停火,两次生火,约煮12小时后,再在锅内浸泡5小时,方可出锅。这种驴肉香味扑鼻,食而不厌,四季畅销。其中驴鞭、软硬肋、心膈、驴唇、灌肠等最受顾客欢迎,尤以驴鞭最受青睐,其质地细韧,香软可口,具有滋阴壮阳之功效,为酒宴之佳肴,滋补之良药。
单县羊肉汤单县羊肉汤是山东菏泽市特色传统名吃。在八十年代,即被收入中华名食谱。最早创于年,当时由徐、窦、周三家联手创建,故取名为“三义春”羊肉馆。所创立的“三义春”羊肉馆在当时那个时期的饮食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日后“单县羊肉汤”的扬名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着近年历史的单县羊肉汤,以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的独特风格,被载入中华名食谱。以汤入谱的,只有单县羊肉汤。它被国人称为“中华第一汤”。民间有云:“来到菏泽牡丹城,不品单县羊肉汤,等于白来菏泽走一桩!”单县羊肉汤,被誉为中华美食之名汤!
枣花糕枣花糕是一种传统民俗小吃,属于春节过年时的礼品。这种年糕叫“花糕”,或叫做“枣花糕”称其为“枣花糕”是因为做出的形状像朵花,而且也是用家乡个大、肉多的大红枣做的所以称为“枣花糕”。
菏泽人过年的时候,哪一家不得蒸个枣糕、枣山呀
曹县小鱼汤“老板,来碗小鱼汤,荷包个鸡蛋汤瓤来,再拿俩窝窝”。
这个小编真的没有吃过,虚心求教!!!
单县撒子“撒子”古为寒食节的“寒具”,是著名时令美食。如金丝套环般黄金灿灿的馓子,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如金条缠绕,九曲十弯,又如琥珀似的雕塑,叫人喜爱不已。
单县蜜三刀始创于明朝末年的单县蜜三刀,以色、香、味、型俱佳而久负盛名,深受苏、鲁、豫、皖四省群众的喜爱。单县密三刀采用精细面粉、植物油、白糖、蜂蜜、桂花、芝麻仁等为原料,经和面、成型、油炸、过浆等一系列工序精制而成。该产品呈长方型,中间有两条刀痕,挂浆和粘附芝麻均匀,表面光亮晶莹,呈棕黄色。食之香甜可口,绵酥细腻。
成武焖莜面鱼鱼焖莜面鱼鱼,俗名焖圪瘩。是山东成武县颇具特色的汉族风味名吃。当地有“谁吃谁称赞,吃饱还想吃”的说法,就是指人们对此食品吃后的感觉。
巨野罐子汤罐子汤是山东是鲁西南最有代表性的特色传统名吃。源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以大谢集镇老地方罐子汤最为正宗。该汤主要用羊骨、羊头肉、羊肝、羊心、羊肚等原料长时间熬汤制作,多用花椒、生姜为佐料,放入优质粉条,香气袭人,久喝不腻,是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汤类之一。
鄄城糖果饯糖果饯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的特产。是以白砂糖为原料,经模制浇注而成的各种糖质造型。糖果饯的前身是模制面质的动物造型,主要在鄄城民间春节时期“请新客”的独特民俗活动中使用。
白汤菏泽白汤是鲁西南民间宴席常用菜品。味道鲜、香、微辣,营养丰富。猪大骨头熬汤。然后放入大白丸、龙须丸、肉丸(氽丸子)、滑肉。乘碗后放入适量香菜、胡椒粉、香油。因汤和丸子都呈白色而得名“白汤”。
店铺推荐:孟二白汤位于广福大街青年湖畔
牡丹糕牡丹糕是一种以中国名花之冠牡丹为主料的面食糕点,具有悠久历史,是唐朝时期武则天发明的点心。别名,牡丹饼。
曹州耿饼耿饼又称曹州镜面柿,是山东菏泽地方传统名点,产于菏泽,因菏泽古称曹州,而耿庄所产柿饼风味最好而得名,曹州耿饼相传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早在明代就驰名全国,被列为进献朝廷的贡品,曹州耿饼橙黄透明,肉质细软,霜厚无核,入口成浆,味醇甘甜,营养丰富,且耐存放,久不变质,历来为柿饼中上品,深受人民群众的赞赏,耿饼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清热、润肺、健脾、涩肠、治痢、止血、降血压等功能,柿霜可治疗喉痛、口疮等病症。
左营绿豆丸子左营绿豆丸子迄今已具有多年的生产历史,曾作为贡品进点。利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配方相结合,以牛肉、绿豆、海鲜、芝麻等为主要原料,用色拉油反复烹炸而成。不加色素和防腐剂,色香味俱全,干吃、煮汤、火锅皆可,口感酥脆、清香、可口。还具有清热解毒、醒脑提神、利便止渴,止泻痢,降血压、血脂、血糖、改善微循环,补充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锌、镁)等多种药用和保健功效。
炸白糖糕炸糖糕圆圆的,色泽金黄,表皮脆嫩,内层软乎乎的,用白糖做陷,黏黏的,甜香适口,受到人们的喜爱。
炸面泡炸面泡是鲁西南地区,街头巷尾都能看到的一种特色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胡辣汤是天生一对,成为鲁西南人们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不但可以直接吃,炸好的还可以切碎凉拌。美味无比制作简单。
胡辣汤东明胡辣汤是菏泽地方名吃,城乡集镇到处可见。有余年的历史,最早是县城内赵街一家姓胡的首创。
制作方法是:把自面洗成面筋块,待水烧到80℃时,将面筋块下到锅里转着搅成穗状,然后下粉条、海带丝、撒胡椒面,烧开即成,盛到碗里,放上香油、醋,具有香、酸、辣之特点。
单县吊炉烧饼单县徐家吊炉烧饼,因其用具、做工、造型。味口与其它“面食”类不同,而被工商部门命名为“传统名吃”。徐家吊炉烧饼,始创于二十世纪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创始人徐向清(-),一生善做各类面食及小吃,且每做必精,每做必火。他在不断探索和改进面食制作工艺和选料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推出了兼具其它面食特点而又不同于其它面食的“吊炉烧饼”。其制作工具“吊炉”,颇有特色。一般制作烧饼的工具是烧饼在上面,火在下面烤,而吊炉则是烧饼在下面,火在上面,先用火将炉烤热,然后利用扛杆将火炉吊起放入烧饼,上烧下烘而成。其外观呈圆形,比一般烧饼直径小很多。选用精白粉、精油、核桃、花生仁、肉丁、芝麻盐及各种佐料面精制而成。因其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里嫩,香酥可口,外型美观,深受单县城乡及周边群众的喜爱。
东明粉肚粉肚在东明县已有百年历史。本产品承传统工艺奥秘至极,精选优质瘦猪肉,名贵佐料及陈年循环老汤精工配制而成。浓香适口、香而不腻、风味独特、色泽纯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令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以80%鲜猪肉,20%绿豆粉为主要原料,加砂仁花椒、香油等佐料拌匀,装入猪尿脬,系口,呈球状,文火煮熟后色、香、味俱佳。是上等菜肴。
曹州烧饼鲁西南名吃之一,其状圆如月,红中透黄,外焦里嫩,香酥可口,其制作方法:选用小麦精粉,经和、发酵、盘、揉等道工序,按扁包上用香油、食盐、花椒、茴香面等多种佐料而成的油瓤,再经切花盘沿,涂上一层糖稀,表面沾上芝麻仁,贴入炉内烘烤而成。
芝麻糖芝麻糖是山东菏泽的传统名点,有条形,平板形,色泽乳白,体亮晶明,香甜酥脆,味道纯正可口,营养丰富,并有和胃顺气、止咳和医治便秘等作用,已有余年的历史。
郓城壮馍郓城壮馍,山东郓城著名的传统小吃,椭圆形,长宽约30X15公分左右,皮分4层,面皮肉馅、馅以鲜牛肉为主,也有素馅的,如鸡蛋、韭菜等,以葱、姜、菜蔬、香油等多种祖传佐料搅拌而成。皮为小麦精粉,经过面板面、馅包装成形后,放在特制工具平底煎盘(铁制)中进行油煎炸加工,火候和时间要恰到好处,经几次翻动即成。熟后的成品壮馍,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
水煎包菏泽水煎包被列为中国十大包子之一。“水煎包”是将发酵面包子平放在已刷过油的锅里面,再加水面糊,以半煎半蒸的方式制成。“水煎包”成品两面色呈金黄,馅料鲜美,外皮酥脆,香味浓郁。是鲁西南名吃之一。
曹县烧牛肉曹县烧牛肉其历史悠久,自清朝以来,曹县烧牛肉便是民间下酒名菜,取上好牛肉,洗净,放好大料,入锅炖,至烂为佳,是豪爽的山东人大块吃肉的绝好酒肴。选料严格,选1-2年龄的鲁西南黄公牛作原料,加各种调料和小盐加以腌透,细火烧熟后凉干,再用小磨香油烹、炸,从而具有色、香、味、美、肉质鲜嫩、香味浓郁、熟而不散的优点。
定陶滑肉焖子汤山东定陶焖子是山东鲁西南地区尤其是定陶县的特色风味小吃,在定陶县可谓人人尽知。由上等地瓜淀粉做成,香滑可口,富有弹性,跟滑肉、丸子、菠菜一起做成的焖子汤又香,又辣,又酸,简直是绝了。在早先这种焖子汤是农村白事酒席上最受欢迎的一道采汤,口感劲道爽滑,味道和配料相互辉映,真乃鲁菜系之一奇葩。定陶焖子跟烟台、大连的焖子不同,定陶焖子质稍硬,有嚼头,与其他焖子比起来另有一番风味。
西瓜酱最后,必须得提一下我大菏泽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西瓜酱,这才是真正的下馍菜。
西瓜入酱做成菜,也只有我大菏泽人才能想到的美食,点赞。
最后,来上一首《菏泽》
让我感到眷恋的不止家乡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牡丹的温柔
中华路还要走多久才看到进站口
那些年少的故事在时光中溜走
分别总是在昨天回忆是思念的愁
曾经爱恋的姑娘来不及说出口
在牡丹之都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
菏泽带不走的只有你
和我在菏泽的街头走一走喔哦…
直到街上的灯都熄灭了也呆不够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月色下的小城依旧只不见了那份温柔
赵王河水的岸边思念静静的流
天香公园的垂柳再向我挥挥手
妈妈亲手做的豆馅馍让我打包带走
菏泽她的味道他乡没有
和我在菏泽的街头走一走喔哦…
听说棚户区都拆迁了要盖大高楼
大剧院里孩子嬉闹儿童公园还有没有
走到万福河的南头机场高铁修到门口
和我在菏泽小巷里走一走喔哦…
要去尝一尝羊汤散发着浓香的汤头
和我在菏泽大地上走一走喔哦…
再听一听山东琴书是多么的醇厚
看看村头槐花杨柳挥挥鲁锦做的衣袖
太多地方不敢停留怕眼眶湿润了乡愁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eshizx.com/hzszz/327.html